暑期社會實踐|從高原特色農業展開雲南鄉村振興經濟名片

發布者:伟徳国际官网登录入口發布時間:2024-08-27浏覽次數:28

為探索各地書寫鄉村振興“土特産”文章中的經濟實踐與作用,2024年7月29日至8月12日伟徳国际官网登录入口伟徳国际官网登录入口,由指導老師——闵瑤、吳小娟以及團隊負責人——劉錦榮、齊哲言帶領的共計11名成員組成的“稅潤花田”鄉村振興實踐團來到雲南開展了為期15天的社會實踐活動,尋找雲南鄉村發展中高原特色農業發展的經濟奧秘。旨在對昆明市鬥南花卉交易與鄉村振興幫扶縣香格裡拉市松茸為代表的特色農業交易與生産中,金融與稅務對農業、農村、農民帶來的優惠政策實際效益進行探索與研究。讓更多參與特色農業生産的農民與農業企業立足國家金融與稅務政策,更好地書寫鄉村振興“土特産”文章。

一、普惠助花開,金融力民富

7月末八月初,“稅潤花田”鄉村振興實踐團首站來到:雲南省農村信用社(昆明鬥南信用社)展開交流。昆明鬥南信用社通過與社會各界合作,一同通過互聯網平台與大數據支撐鬥南規模大、數量多、範圍廣的鮮花交易的金融服務正常、安全、便捷開展,讓鮮花的特别将雲南特色農業品牌展示于世人。除了支撐花卉交易,為了讓從事鮮花種植的農民了解農信社農民融資政策,農信社通過實地走訪宣傳、廣告投放、平台推送等方式讓農民了解政策,讓政策真實落地于民、造福于民,減少因信息壁壘而造成的農民融資損失,真正做到金融普惠。

實踐團與雲南省農村信用社負責人交流學習後合影

二、稅免潤田豐,财盛畫強圖

鮮花短暫的美麗卻承載了人們漫長的情思,在鮮花交易高峰的七夕前夕,“稅潤花田”鄉村振興實踐團第二站來到:昆明市鬥南國際花卉交易産業園區展開學習與交流。據了解,全國有約三分之二的花卉由鬥南交易走出,為了給交易提供環境,鬥南通過拍賣鮮花的方式為會員提供合适的平台。

鮮花在雲南扶貧事業和旅遊業發展中都起到極大作用。2024年4月,雲南省委書記王甯在CGTV(中國國際電視台)上談到鬥南鮮花交易,将鮮花交易稱為雲南人的驕傲,在今年七夕期間,鬥南玫瑰花交易量達到約800萬支與去年相比增長約300萬支,據實踐了解,除了國家對農業發展和西部大開發有關企業進行稅收減免、疫情後會有關企業留抵退稅外,鬥南花市在疫情期間也對市場中交易涉及企業給出房租、攤位費免除的支撐,為雲南花卉交易面對市場沖擊給出預防,使花農因不可抗力造成的損失減少,這也為今年七夕期間鮮花交易達到新高峰做出了重要貢獻。

2 實踐團與産業園相關負責人交流學習

鮮花花期普遍較短,為了保障花卉的新鮮,一朵鮮花在鬥南停留不到24小時就必須交易後走出鬥南,為了延長鮮切花的開放期限,在田間采摘完成後,鮮花會存放到交易中心一個溫度較低的場所等待交易的結果,以保證在鬥南交易期間鮮花的品質。為此,整個鮮花交易的流程有嚴格的要求。


3 實踐團與産業園相關負責人合影留念

除了企業間大型的鮮花交易外,花市中也有個體戶、花農直接對遊客銷售,憑借鮮花品質優、價格便宜的特點,吸引了許多遠道而來的遊客前來選購自己心儀的鮮花,在與産業園相關負責人交流學習期間,實踐團成員走進市場,與花市中的花農、個體戶、遊客進行友好交流,通過走訪實踐團發現,在鬥南進行花攤生意的人中,雲南地州占大多數,每日成交額特别是節假日時期交易量較大,這給花商與花農的生活收入帶來極大變化,與傳統糧食作物、經濟作物生産相比收入明顯增加。(采用随機抽樣調查,結果僅供參考)這極大改善人們生活,改變雲南鄉村面貌。在與花商花農交流時,實踐團成員結合專業所學與之前實踐所得,向交流人群宣傳了農信社優惠政策和國家稅收優惠政策,幫助被交流人群更好了解經濟政策和自身所處行業幫扶關系。

4 實踐團成員與花商了解行情

三、特産興各族,青山書小康

為進一步感受高原特色農業發展給“三農”工作的推動,2024年8月中上旬“稅潤花田”鄉村振興實踐團赴鄉村振興幫扶縣——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開展社會調研實踐活動的最後一站。據實踐團與當地居民了解,在牦牛、松茸、蘭花等高原特色農業與旅遊業不斷發展下,香格裡拉市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在調研期間,實踐團赴香格裡拉野生菌市場與當地菌民進行友好交流,依托特殊氣候與生态優勢迪慶州是雲南省松茸采摘量最大的地區,松茸通過互聯網銷售、拍賣、線下銷售等方式運往全國,據實踐了解,松茸銷售給當地從事相關事業居民帶來巨大收益,依托生态優勢讓菌民生活水平顯著改善。調研後實踐團成員根據專業所學提出以下建議:1、野生菌銷售具有時效性,當地可以将松茸與第二、三産業結合,擴展産業鍊,将特産送到更遠地區的同時增加收益和帶動更多居民富起來;2、可以搭建相關專業互聯網交易平台提高松茸交易與大數據融合,同時融入金融服務提高金融政策普及率。

隻有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标準,隻有深入社會才能擔當起新時代大學生職責。本次實踐中,“稅潤花田”鄉村振興實踐團從鄉村振興發揮“土特産”優勢出發,研究與記錄新時代建設中國式現代化過程中,金融與稅收政策落實給特色農業發展帶來的實際變化和影響。在實踐過程中實踐團同學将所學帶入現實理解發揮新大學生學以緻用的求學精神。将政策分享給當地居民并給當地企業發展提出延長特色農業産業鍊、依托大數據建設互聯網金融交易平台等未來發展方向等建議,擔當起新時代大學生為社會服務的責任。努力為鄉村振興帶來青春經濟學人力量。

學以緻用,力學笃行。“稅潤花田”鄉村振興實踐團在不斷探索中追求進步,在社會實踐與阡陌小道間不斷認識與感悟新時代大學生社會使命,将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和國家普惠金融政策、稅收優惠減免政策送至家家戶戶。以腳步為筆,以汗水為墨,“稅潤花田”鄉村振興實踐團希望與更多大學生青年群體一同走進鄉村,參與書寫新時代鄉村振興的故事。

文字:伟徳国际官网登录入口 劉錦榮、齊哲言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