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明節即将到來之際,我院相繼來到南京航空烈士紀念館,緬懷先烈、寄托哀思,學習黨史、歌頌黨恩,不忘初心、弘揚傳統文化。
“清明時節,緬懷先烈。斯人已去,心中猶念”。同學們到達紀念館,悼念烈士亡魂,感悟中國抗日曆史的沉痛和偉大。
南京抗日航空紀念館位于鐘山北麓、王家灣附近。1932年由國民政府軍政部隊航空署籌建,這裡安葬着100多名為國家獻身的中國空軍飛行員及援華的前蘇聯、美國飛行員。
同學們認真觀看牆上的文字叙述,中國從迎戰強敵,逆境苦鬥,到重整旗鼓,率先反攻,都是用烈士的血與淚湊成的。他們沉浸在這段艱難的曆史中,時而小聲驚呼,時而面帶哀傷。
我們懷有崇高的敬意和感激觀看蘇聯、美國援華戰士的照片和雕塑。
美國飛虎隊隊員本尼達與中國人民的故事讓同學們為之動容。
20歲的本尼達在執行攻擊日軍漢口基地任務時,被日軍戰機包圍擊落,所幸被湖北省周老嘴鎮的村民發現并救治,為了防止被日軍發現,村民們将飛機挂上重石,沉入湖中。老年患有嚴重心髒病的本尼達不顧醫生勸阻三次重返中國,在他逝世後,他的後人遵循他的遺願将其一部分骨灰安放在湖北。
中美在二戰中的合作與犧牲,是兩國人民共同的寶貴遺産。從這段故事中,同學們感受到和平的來之不易,更加深刻的理解“命運共同體”的正确性和必要性。
現場陳列了烈士的衣物、生活用品等等,見物如見人,一排排的勳章也在陳述他們的榮譽。同是有血有肉的人,在國破家亡的危難之時,有的賣國求榮,而有的誓死抵抗,這讓同學們更加欽佩烈士們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犧牲精神,也為他們的年少犧牲感到悲哀。
館外設有中國以及援華烈士的雕像,同學們在先烈們的雕像前哀悼,更加堅定了心中自強不息,為祖國繁榮富強做貢獻的信念,讓烈士們得到寬慰。
今天,我們銘記曆史,不是為了向曾經占領我們領土,迫害同胞的人複仇,而是要以史為鑒知興替。今天,我們崇尚英雄,是因為英雄的英勇犧牲行為永遠值得被尊重和信念,因為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英雄。曾經的英雄已經長眠,如今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還看我輩少年!
文字:伟徳国际官网登录入口 管理學院
圖片:伟徳国际官网登录入口 管理學院